港中深动态

港中深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启星际探索之旅

港中深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启星际探索之旅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小新)北京时间2024年2月3日7时37分,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冠名的“港中深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此

卫星成功发射

2024年2月3日,清晨7点37分,这是个令人振奋的时刻。在西昌,一颗名为“港中深一号”的卫星,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命名,顺利升空并抵达既定轨道。港中深,这个名字将在宇宙中熠熠生辉。此举标志着学校迈向星际探索的新征程,同时也为我国航天事业增添了荣光。

这次任务属于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的第二个轨道面,采用了单次发射11颗卫星的方法。在这其中,“港中深一号”卫星,它象征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期盼与愿景,就像是一位传递信息的使者,肩负着学校的使命,踏上了它的太空之旅。

携手开展研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时空道宇卫星研发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航天技术的优势,双方正共同攻关尖端技术。这一行动显示出学校对科技创新的极大关注,并且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广泛应用贡献了力量。

合作中,双方各自运用优势,着力攻克航天领域的核心难题。他们期望,借助紧密的合作,推动我国航天技术在更多领域展现作用,增强科技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重要节点意义

2024年,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而言,是个值得纪念的时刻,该校迎来了十周年庆典。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港中深一号"卫星的顺利升空,宛如一份饱含纪念价值的生日贺礼。

这一事件体现了学校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执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持续努力,旨在助力国家实现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的强国梦想。卫星发射的圆满成功,不仅是对学校长期坚持努力的最好证明,也极大地鼓舞了学校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持续进步。

创新课程设置

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携手香港中文大学,共同设立了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X双主修项目。项目目标清晰,旨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同时,课程特别强调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创新设计方案的能力。借助此课程,学生将能更高效地探索宇宙奥秘,并致力于地球环境的保护工作。

课程内容非常充实,涵盖了航天领域的最新动态。双学位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实习、实地调研和科研活动。这些经历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他们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

各方积极表态

关于“港中深一号”卫星的发射,不少重要人物发表了意见。徐扬生院士,身为中国工程院成员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他觉得探寻宇宙的秘密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我国航天员拼搏的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学习的典范。学校计划与航天科技领域的合作伙伴保持紧密联系,目的是推动我国航空和高科技产业的繁荣。

章雯教授在经管学院工作,她亲眼目睹了学校从无到有的成长历程。她觉得该校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她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比喻为卫星,觉得它在以独特的方式守护着我国的教育界。

学生满心期待

王一诺是人文社科学院2022级的一员。他目睹了火箭卫星缓缓升空的震撼景象,内心涌动强烈的激动。他坚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他衷心希望这所学校能不断进步,为祖国输送更多杰出人才。

王一诺这样的学生并不少见,他们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学校成功发射了“港中深一号”卫星,这一成就让同学们对航天产生了浓厚兴趣,或许将来会有更多港中深的学生加入航天事业。

你对“港中深一号”卫星的发射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有何见解?欢迎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同时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观点。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