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湾区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论坛圆满落幕: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儿童教育新趋势
2025大湾区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论坛圆满落幕: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儿童教育新趋势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双重背景下,学前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其所肩负的重要使命日益凸显。
本次论坛亮点纷呈,众多专家云集,共同交流了学前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显著成就,这对大湾区学前教育的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论坛基本情况
2025年3月13日至14日,一场名为“面向所有儿童的高质量学前教育——2025大湾区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论坛(深圳)”的活动在深圳成功举行。该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深圳研究院负责组织。会议在深圳市举行,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大家汇聚一堂,共同就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波士顿经验分享
主旨演讲一的主题是关于“在学前教育阶段不断增进入学机会与教育水平:波士顿公立学前教育的二十年历程”。演讲者对波士顿公立学前教育系统过去二十年在提高教育水平和拓展教育机会方面的努力进行了详尽分析。这二十年的探索给与会者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让众人认识到,长期规划和实际行动对学前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挪威模式展示
主旨演讲二聚焦于挪威的幼儿教育体系。该演讲全面展示了挪威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创新理念和实际成效。挪威的幼儿教育模式独树一帜,此次演讲使与会者得以从全球视野出发进行对比和学习,为大湾区学前教育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导向。
多元研究分享
在圆桌论坛中,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的陈思助理教授就《早期阅读课程与活动的深入拓展:家庭、社区及新手教师的角色》进行了演讲。他着重指出,家庭、社区以及新手教师在早期阅读课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梁洁滢副教授,专注于研究香港幼儿园的视觉艺术教育。她深入分析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所遇到的困难,旨在为亚洲地区的儿童视觉艺术教育提供借鉴。
区域实践成果
林美莲女士和她的团队在新加坡职总优儿学府进行了演讲,主题是《新加坡托幼一体化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幼乐园(My First Skool)为例》。在演讲中,他们介绍了0至3岁儿童早期教育课程的质量标准以及环境布置的技巧。陈杰琦教授来自美国芝加哥儿童发展研究院,他呈现了《口语与学术是朋友:照片对话促进早期数学学习》这一模式。该模式在300多名幼儿园老师中进行了试用,效果非常明显。
港中大引领未来
大湾区儿童生活日益多元,香港中文大学居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前沿。该校教育学院与深圳研究院共同搭建了交流桥梁,并计划未来发挥关键智库作用。面对科技和人口结构的变革,港中大将凭借自身优势,为大湾区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策略建议。此次论坛的举办,凸显了港中大在该领域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
你觉得在大湾区,哪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更有益?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同时,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让更多的人知晓这次论坛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