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本科招生开放日:国际化办学特色与创新育人理念全体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本科招生开放日:国际化办学特色与创新育人理念全体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4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内本科招生开放日如约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与家长齐聚神仙湖畔
活动类型多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2025年的本科招生环节中表现优异,吸引了众多考生及家长的眼球。下面,我将逐一为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
开放日多元环节
开放日那天,家长们和同学们对招生办法有了明确的认识。学院精心安排的专业课程体验活动,让同学们提前领略了各个专业的吸引力,既有动手操作专业设备的环节,也有老师详细讲解重要知识点的机会。学校展示的科研成果,彰显了其强大的科研能力。书院制的文化活动,让参与者深切体会到了学校独特的文化气息。活动的丰富性因艺术表演的融入而大大增强,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新增本科专业
为了适应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并培育多才多艺的技能型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于2025年增设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这一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数据科学和管理学的相关内容,旨在大规模培育能够满足未来产业需求的人才。长期以来,精通大数据分析与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一直是众多企业竞相争抢的对象。
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学校紧跟全球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趋势,依据自身特色,设立了人工智能学院。范剑青教授,这位在国际上享有高名望的人工智能专家,肩负重任,成为了学院的首位院长。他不仅学术造诣深厚,而且科研成果丰富。展望未来,学院在教学与科研领域有望实现更多创新与突破。
顶尖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全球观念、创新思维和爱国情感的培养。它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精心安排了多项实践项目和实习岗位,使学生能在企业中应用所学知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双主修课程
大湾区首次设立了双学位本科教育项目,由两所高校共同负责实施。该项目设有“跨学科数据分析与X”以及“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与X”两个双学位课程。学生可在两校间交替进行课程学习和实习。预计到2025年,两校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增设更多专业课程,目标是向大湾区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4年,我校携手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启动了3 2直硕项目。为此,我们设立了三个实验班。从2024-25学年开始,我们实施了本硕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此外,理工、数据、医学以及人文社科学院也推出了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并新开了直博班。我校特色鲜明,国际化氛围浓厚,教学过程中中英文并用。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23%。
你觉得这些招生活动对考生的吸引力如何?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此外,你也可以为这篇文章点赞,表达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