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中国华电广东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推能源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中国华电广东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推能源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双碳”目标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高校与能源企业的合作愈发受到重视。2025年4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广东分公司中国华电集团达成了战略协作,此举为能源行业的产学研结合带来了新的活力。
签约背景
现在,我国正全力推进“双碳”目标,大湾区正努力调整能源构成并走向绿色。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科研和育人方面有丰富积累。2024年8月,它与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公司达成协议。这次与华电广东分公司合作,标志着它在能源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华电广东分公司,作为一家规模庞大的国有能源公司,背后拥有雄厚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力量。这次合作正符合当前时代潮流和行业发展方向。
出席人员
签约仪式场面宏大,嘉宾阵容鼎盛。中国华电集团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兼执行董事梁汉东,党委委员兼副总经理陆烨等公司领导悉数到场。同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党委书记兼协理副校长李学金,协理副校长卢国师等校方主管及各学院、研究院、行政部门负责人也积极参与。这些领导与负责人将携手为双方合作的深入发展贡献关键力量和专业知识。
签约过程
在签约仪式上,科研处副处长龚锐阐述了大学的科研实力、人才资源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华电集团广东分公司南方科技创新中心的副主任蔡全,对华电集团及广东公司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与会嘉宾们就各自的看法和期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仪式尾声,在梁汉东书记和李学金书记的见证下,陆烨副总经理和卢国师协理副校长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双方合作的正式开始。
合作内容
依据协议内容,双方在能源科技、低碳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合作。合作范围广泛,包括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缓解能源压力、降低碳排放;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能提升能源的生产与管理效率;冷能的利用、碳的捕捉与封存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而海洋资源的开发则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合作意义
此次合作对双方及大湾区影响重大。大学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增强自身影响力,并培育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对企业来说,依托大学的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能够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向绿色方向发展。对于大湾区,双方携手促进能源领域的产学研结合,强化协同创新,完善创新链条,整合产业链,助力大湾区优化能源结构和实现绿色变革。
合作展望
梁汉东书记与李学金书记对合作充满期待。若双方在各自期望的合作领域实现重要突破,将能为能源行业树立榜样。期待未来双方能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增进交流,共同在新技术和新项目上实现突破,为国家的“双碳”目标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贡献。
你认为在这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华电广东分公司的合作中,哪个方面最可能最先实现突破性进展?不妨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