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动态

徐扬生:国际化一流大学对培养高层次人才及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徐扬生:国际化一流大学对培养高层次人才及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刊登于《教育国际交流》2023年第5期,作者:徐扬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_港中大深圳_中国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培养

国家的发展亟需国际化、高层次的人才支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国际化一流大学在自主培养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关于如何依托大学这一平台来培养人才,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的价值,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传承办学传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沿袭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卓越教育传统。香港中文大学秉持着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学术底蕴。该校肩负着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使命,致力于培育具备国际视野和多种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自2014年教育部批准其设立以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便承担起推动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职责。

近十年间,学校凭借中外合作办学等有利条件,发展势头强劲。它将国际化元素与本土特色相结合,在深圳这个创新的热土上持续壮大。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也在稳步上升,朝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稳步迈进。

采用国际规则

为了自主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依照国际通行标准,创办开放式的国际化大学。在这样的大学中,设立诸如校务委员会等关键机构,负责对学校事务进行全方位规划,确保学校的建设能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此外,还要制定出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以及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从而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学校会依据实际需要和行业走向来增设学科。比如,在对大湾区的发展需求进行调研后,便增设了相关的热门专业。教授们得益于“9 3”薪酬体系,拥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术交流和科研指导,从而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迈向一流支撑

充分发挥合作办学的优势,致力于为培养人才搭建良好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及合作办学机构搭建了交流平台,吸引了众多国际顶尖人才投身基础研究工作。例如,在众多重点实验室中,这些国际人才共同攻克了众多“硬技术”难题。

学校持续增加科研经费,打造顶尖科研平台,努力构建一个优良的科研环境。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我们致力于深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人才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融入国家发展

学校主动投身于国家的整体发展蓝图之中。在当前我国对教育领域的全面规划与布局中,它已成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力量。它不仅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专业人才,而且为国家的战略发展贡献了智慧与支持。

开展针对国家未来走向的研究计划,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从而助力我国产业水平的提升。师生们踊跃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为地方经济提供支持,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创新能力

在育人过程中,我们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设立创新课程,建立创新团队,以及鼓励学生投身科研活动,来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此外,每年我们还会举办创新创业竞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与企业深度携手,共建实习平台,使学生直面现实问题,锻炼了解决难题的本领。学生们凭借创新成果在国际竞赛中屡获嘉奖,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果。

适应时代需求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校紧随时代潮流,对培养计划进行适时调整。他们密切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更新。比如,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课程。

强化多学科教育,致力于打造具备多元技能的专业人才,以应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这些毕业生凭借与时俱进的能力,在各个领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为社会进步贡献了力量。

你认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所采用的这种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模式,是否能在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期待您的留言、评论、点赞以及文章的转发。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