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化办学特色,培养创新高层次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化办学特色,培养创新高层次人才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王湛 通讯员 邱伊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
六年光阴荏苒,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如今,2020年的招生简章已经对外公布,这无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期待。
学科建设成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创立以来,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经过六年的稳步发展,该校已成功设立了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以及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同时,还增设了17个本科专业和18个研究生专业。各学院和专业分布科学合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
培养目标明确
学校一心一意要把学生培养成既熟悉中西文化、又能融会古今知识、具备文理兼备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际,学校亦紧密跟随学科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时代潮流,力求探索一种创新的国内高等教育人才选拔模式。这一目标为学生指明了学习路径,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了清晰的方向。
招生大类覆盖广
在2020年的招生方案里,我们特别设立了理科、经济管理和人文科学这三个实验班,这样的安排包括了所有17个本科招生专业。对于有意向就读理科实验班的学生,他们有在入学后的两周时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学院的自由,而且在大一学年结束之前,他们还可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报考其他两个试验班的学生,在顺利结束了一年级的学习课程之后,他们同样有机会在学院内部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这种安排实际上给了学生们相当广阔的挑选空间。
选考科目更科学
参加3 3高考改革地区的学子们,在挑选经济管理实验班时,科目选择上并无限制。完成大一学业后,他们可在经管学院任意挑选专业。而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学生,则需将历史和地理作为必选科目,随后在人文社科学院进行专业抉择。这样的安排,更能与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相吻合。
新增招生专业
2020年,学校新增设了两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英语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英语专业包含国际企业文传、法律事务、语言技术三个方向,采用“英语 X”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既具备应用能力又拥有复合型素质的外语人才。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则为学生毕业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进入职场,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发展前景展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招生政策调整上展现了其对教育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学科建设和招生策略上,该校均致力于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面向未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凭借这些显著优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为高等教育领域带来新的光彩。
你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次招生政策的变动,觉得是给学生带来了机遇,还是带来了挑战?不妨给我们点个赞,分享出去,然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