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秋季高考进行中,本科招生计划预计大增
2025年上海秋季高考进行中,本科招生计划预计大增
对今年的考生和家长来说,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尤其需要认清形势,提早布局,理性选择。

上海的高考考生们即将收到录取的喜讯,这一消息无疑让本科院校的招生名额有所增加,从而减轻了他们的升学负担。不过,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我们仍需保持警惕。接下来,我会逐一介绍志愿填报的重要步骤。
计划增加喜讯
去年十月,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积极与众多国内高校建立紧密沟通,着力增加上海地区的招生名额。今年,上海本科招生喜讯连连,预计招生规模将有大幅增长,涵盖675所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已超过4.5万个。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资源”号召的积极回应,同时也让考生和家长感到放心。
认清填报形势
今年,上海的学生来源有所增加,所以考生和家长在挑选大学时应当保持理智,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在675所高校里,外地院校有630多所,在数量上占据了显著优势。尽管这些院校的招生名额仅占整体计划的25%,但不同分数段的考生都能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双一流原985高校为例,上海每年能分到的招生名额达到3700个。如果仅仅局限于本地院校,那么很多考生可能会受到限制。
跳出地域局限
根据历年数据,若仅限于上海本地考生,想要跻身四所知名高校,分数至少需达到570分;若将范围扩大至上海及“包邮区”,分数门槛至少需达到540分。若拓宽选择范围,可选的高校将大幅增加,分数达到550分以上,报考双一流大学的成功率会更高。若采取“西进策略”,即便分数低于500分,仍有可能被录取。因此,切不可再局限于上海和“包邮区”这一狭小范围。
不同分数选择
450分依然是一个关键的分数线。如果考生选择了物理化学,即便分数未达450分,仍有可能被公立院校的理工科专业录取;但若考生未选择物理化学且又不愿离开上海,那么他们的分数需超过450分才有机会被民办院校的文科专业录取。鉴于今年报名人数的增多,接近本科线的学生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唯有打破地域限制,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录取概率。
关注选考变化
教育部发布了“物化双选”的指导计划,之后上海地区报考物化专业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而且,许多高校在理工农医等领域的招生名额也有所增加。在填写志愿的时候,大家可不要只关注分数和地理位置,兴趣才是最关键的考虑因素。只有被自己喜爱且适合的院校和专业录取,学习和成长才会充满活力。这恰恰是填写志愿的核心所在。
保持开放心态
面对那些招生特色鲜明的学校,考生和家长的心态应当保持宽容。对于采用综合评价招生方式的高校,考生可以先行报名并努力争取入选资格。随后,再依据自己的考试成绩和兴趣爱好进行细致的筛选。机缘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无需过分担忧,充分了解招生信息对考生极为有益。
是否有人觉得我们理应及早放下对地域的偏见去挑选学校?关于填报志愿的想法,您可以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同时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