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与港城大合作项目,韩晓光追逐SIGGRAPH之路为何煎熬?
浙大与港城大合作项目,韩晓光追逐SIGGRAPH之路为何煎熬?
这个工作是浙大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的一个项目。韩晓光由此认识了在香港城大任教的傅红波教授。临近硕士毕业时,由于英语成绩不佳,直接申请读博有难度,所以韩晓光就联系了傅红波

当前元宇宙备受关注,图形学相关技术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在港中深,就有两位专注于图形学研究的教师。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他们,一探图形学的无穷魅力。
港中深图形学师资

港中深现有两位图形学领域的教师,分别是韩晓光和2021年新加入的孙启霖。韩晓光在2017年对深度学习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这样的师资配备,为学生学习图形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图形学与视觉融合

近两年,研究揭示,图形学与视觉领域相互学习,能激发众多创新思维。尽管图形学更注重生成,视觉学更侧重理解,两者存在差异,但将它们截然分开并无必要。正如韩晓光所研究的三维重建领域,正是两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元宇宙与图形学
现在众多企业以AI为卖点,纷纷转向元宇宙领域,图形学技术也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尽管图形学在构建元宇宙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但现有的技术还不够完善,与大众能够自由创作内容的目标相比,可能还需5到10年的时间。这表明图形学在元宇宙这一领域的发展空间还相当广阔。
虚拟人研究现状
国内众多企业正致力于虚拟人的研发,而运用图形学技术来打造虚拟人或虚拟场景,正是韩晓光团队与企业界合作的重点。然而,现阶段虚拟人技术的实现,通常需要人类建模师的参与,并非完全依赖图形学。这一现象也揭示了当前技术的某些局限性。

早期科研之路
2018年,韩晓光在寻找教职之际,元宇宙尚未崭露头角,图形学的关注度也不够高,招生和申请科研基金都面临不少挑战。尽管崔老师并不熟悉韩晓光的研究领域,但他给予了坚定的支持。这一点充分表明,在科研事业的起步阶段,老师的支持显得尤为关键。
科研激励与理念
实验室刚开始发展,学生们一旦遇到挫折,便会对自身是否适合科研领域产生怀疑。韩晓光举办了PaSS故事会,邀请前辈们分享论文背后的故事,以此鼓舞人心。他强调,科研的关键在于解决现有问题,不必过分关注投稿于哪个会议。这种理念有助于形成积极的科研氛围。
大家对图形学未来几年可能在哪些领域实现显著进展有何看法?若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不妨点个赞并转发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