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代表团访港中大(深圳),了解办学科研新进展
香港媒体代表团访港中大(深圳),了解办学科研新进展
中新网香港10月19日电 香港媒体代表团日前到访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深圳),与大学主管人员及学院教授代表进行会面交流,深入了解大学十年来办学成果与科研最新进展。
香港媒体代表团的成员们已经抵达,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办学情况。经过十年的不断成长,这所学校的成就究竟如何,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关注。请大家期待后续的报道。
代表团到访
近期,香港媒体团抵达了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学。他们与学校管理层及学院教授代表进行了会面和交流。会面过程中,气氛和谐,大家都满怀期待,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学校的教育成果和科研动态。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对于媒体深入报道大学情况非常有帮助,同时也展现了学校积极开放的交流姿态,有利于与外界分享教育经验。
校长介绍情况
座谈会上,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热情地接待了到来的代表团。他详细介绍了学校自创立以来在建设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徐扬生强调,在学校的管理与运营过程中,他们一直坚持“学生至上,教师其次,校长更次”的原则,将学生的教育置于首位。此外,他还分享了学校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徐扬生认为,一所优秀的大学是社会精神的核心,他的母校正是深圳乃至全国发展的重要支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望下一个十年
在未来的十年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计划在两个校区间提升交流与合作。2023年,该校与另一所高校共同设立了“2 2”联合培养计划,这一计划颇受学生们的喜爱。今年,大学首次面向港澳台地区展开招生,未来招生范围也将逐步拓宽。徐扬生教授强调,大湾区的发展潜力巨大,该校将着力促进该区域的高等教育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这所大学未来将展现更多潜力,值得大家期待。
交流公共政策学院
媒体记者与公共政策学院的院长郑永年进行了对话。该学院预计在2024年正式设立,目前已有两个硕士课程开始招生。郑永年强调,学院将基于我国文明的发展历史和实际经验,致力于打造社会科学领域的独立知识体系,并且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各类人才。此学院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学习渠道和交流平台,同时,对公共政策的深入研究也将得到进一步促进。
探讨医学院亮点
在与医学院院长郑仲煊的交流中,他谈到了几个重要的观点:首先,他谈到了“人工智能”;紧接着,他又提到了“大医学”和“新医科”。医学院正积极推行这些理念,其范围不仅包括临床医学,还增设了若干相关专业。通过这样的做法,医学院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的医学教育体系,并且也在积极推动跨领域的合作与创新。这种做法有助于培养出更多能够跟上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整个医疗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观科研中心
会议结束后,媒体代表们相继踏入大数据研究院以及科比尔卡冷冻电子显微中心进行实地调研。在那里,他们亲眼目睹了先进的科研设备,深切体会到了浓厚的学术气息,这一切都充分彰显了该校在科研领域的强大实力。借助这次近距离的接触,媒体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大学的科研成果,同时也便于吸引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加盟。
大家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推动大湾区发展过程中,认为它在哪些领域将展现出卓越的成效?不妨提出您的看法,进行一番探讨。同时,也别忘了给这篇文章点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