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科研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十周年校庆将至,2023 届毕业生去向成果丰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十周年校庆将至,2023 届毕业生去向成果丰硕

中国日报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即将迎来其十周年校庆,届时将举办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中必定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亮点。此外,学校最近公布的就业报告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庆通气会亮点多

3月12日,港中大(深圳)早早举办了媒体通气会,我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徐扬生亲自讲述了学校过去十年的办学之路。这十年间,学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与蜕变?从最初的规划到逐步壮大,其间必然充满了无数的传奇与汗水。徐院士的分享内容丰富,定能让大家对学校的发展历程有更透彻的认识。

就业报告数据佳

通气会当天,学校公布了2023届国内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分析报告。这批毕业生是学校培养的第六届本科毕业生。报告指出,整体就业落实率高达95.13%,在国内高校中位居前列。平均年薪达到了17.08万元,这个数额相当可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表现相当出色,充分展现了学校教育的显著成果。

升学情况很突出

在升学领域,升学率首次超过了八成,具体数值为80.92%。此外,出国留学成为升学的主要方向,其中前往美国深造的毕业生占据了升学人数的37.90%。升学院校的层次持续提高,有21.70%的毕业生选择了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校深造,71.55%的学生则选择了排名前五十的高校,更有12名学子成功进入清华、北大、人大等国内顶尖学府。这样的升学成绩无疑是相当出色的。

就业薪酬创新高

就业收入达到了新的高峰,平均年薪达到了17.08万元。具体来看,年薪在50万元及以上的占比仅为0.75%,年薪介于30至50万元之间的占比为7.46%,年薪在20至30万元区间的占比为28.36%,而年薪在10至20万元区间的占比高达46.27%。一名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成功获得了一份来自一家百亿级量化私募机构的高薪工作邀请,这确实令人惊叹。

就业单位呈多元

就业单位性质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大型民营企业仍是学生首选,占比达到31.90%,诸如华为、顺丰等企业颇受欢迎。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的占比为23.31%,而外资企业同样占23.31%,宝洁、德勤等知名企业亦在列。国有企业的占比为21.47%,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3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反映出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选项更加丰富,就业途径也更加宽广。

就业地点选择广

毕业生就业的地点分布较广,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在一线城市如深圳、上海或省会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具体来看,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留在深圳,这一比例达到了就业总人数的50.31%。此外,还有三名毕业生赴美国知名院校担任科研助手,另有一个人被迪拜的商业英才项目选中,这些情况进一步拓宽了就业的地域范围,使其更具国际化的特点。香港特区IANG工作签证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拓宽,因此,学校正努力拓展与香港雇主的合作关系,这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出现了新的可能性。

大家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近十年的进步有何评价?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