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招生

高考前夕徐扬生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文化 培养人才

高考前夕徐扬生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传承文化 培养人才

经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于

不少考生可能会因为校名的关系,误以为港中大(深圳)仅招收文科学生,实际上这种看法并不准确。接下来,我们将对这所具有独特风格的大学进行详细介绍。

校名含义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的“中文”二字,象征着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徐扬生校长院士指出,学校着力培养既具国际眼光、又深谙中华传统、且肩负社会责任的创新型高级人才,是一所研究型学府。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学校秉持着构建一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高等学府的教育理念。

国际交流

学校重视与国际间的交流,致力于学生国际视野的塑造,现已与众多国际知名学府达成合作协议,携手培养本科及研究生。通过此类合作,学生得以更频繁地接触国际前沿的学术成果和多元文化,这不仅拓宽了他们的成长路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向国际化方向的发展。

办学管理

徐扬生指出,学校的办学管理体系健全,能够顺利将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精神引入。这一举措确保了学校在学术领域的卓越与规范,为学生营造了优越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得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语言培养

为了达成国际化目标,英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语言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确保学生入学后所有课程都采用英语进行授课。此外,学校还实施了多项策略,比如开设“为期两年的小班化英语强化课程”,以及推广“由全球招聘的知名教授主持的英语俱乐部”,旨在协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英文的教学氛围。

专业设置

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紧跟时代步伐,主要聚焦于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专业设置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方面要继承香港中文大学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要适应中国未来二十至三十年产业发展的需要。以“统计学与大数据”专业为例,这一专业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属于交叉新型学科,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学生表现

港中大(深圳)的学生在国际竞赛中表现出色,徐扬生院士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学生们敢于表达,入学后便开始用英语进行思考和学术研究。学校在将应试英语教育转向素质英语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做法。另外,徐扬生院士非常看重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他认为我国学生在这一领域还有提升的空间。学校提供了19万到48万不等的奖学金,旨在资助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你对这所风格独特的港中大(深圳)是否抱有好奇?若你对此校感兴趣,不妨点个赞、转发这篇文章,亦或是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