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动态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国际化培养体系,叶小钢任院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国际化培养体系,叶小钢任院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定位是一所国际化、创新型、世界一流的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院已形成国际化音乐人才的本、硕、博培养体系,以培养学术和表演能力兼具的高端人才为目标

注意!有意向在音乐学术领域深造的朋友们,得留意这个消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2025年的音乐学哲学硕士至博士招生有了新变动,采用的是申请制,而且专业方向包括了历史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这次的招考情况。

招考方向

本次招聘考试的专业领域锁定在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两个方向。历史音乐学主要研究音乐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而民族音乐学则专注于挖掘和分析各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有意向的考生可以查阅附件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2025年音乐学哲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向目录》以获取更详细的专业细分信息。

学位与成绩要求

考生需从被认可的院校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并且成绩须达到“B”级以上。这一条件是对考生学术基础的一次基本评估。它反映出学校对申请者在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重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学术基础,考生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与研究。

英语水平条件

若在香港地区的学府获得学位,或者修完并成功结业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的课程,即可达到英语能力标准。然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研究生院保留要求申请者提交其他相关证明文件的权利。实际上,在学术研究领域,英语作为一种关键的交流与学习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申请材料内容

申请所需材料有:正式成绩单的扫描副本,大学可能会要求提供纸质版;学士学位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等证明文件;另外,还需提供至少两位该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的英文推荐信。这些材料从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考生的学习背景、学术水平以及他人的评价。

研究计划要点

研究计划必须同时以中英文形式提交,内容需包括攻读学位的选题、研究目标以及个人条件等方面的详细阐述。硕士和博士的申请要求在研究计划上有所区别,考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并撰写出符合要求的研究计划。这份计划是展现个人研究能力和规划能力的重要文件。

面试与结果处理

面试过程中,评委会随机提问,问题内容涵盖考生简历、研究计划、专业知识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如果考生未能按时通过面试,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允许其转为攻读硕士学位。这样的安排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的余地。

你对此次招聘的规格与趋向是否感到满意?若此篇内容对你有所助益,不妨给予点赞以及转发!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