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就业

香港中文大学2024届就业数据亮眼,大湾区产业才是底气?

香港中文大学2024届就业数据亮眼,大湾区产业才是底气?

香港中文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一出,直接把“学历贬值”论甩进垃圾桶。深圳这所中外合办高校,95%的落实率配上84%的升学率,给焦虑的家长和学子砸了颗定心丸。但高光数据背后

长期以来,“学历贬值”的说法广泛流传,然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4届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一经公布,便有力地反驳了这一观点。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这所高校的就业和升学情况。

亮眼就业落实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深圳的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其毕业生就业表现相当出色。2024届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这个数字让家长们和学生们都感到安心。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么高的就业率无疑是学校实力的有力证明。众多毕业生成功进入知名企业工作,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大产业支撑

大湾区内的产业为该校毕业生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诸如鹅厂、大疆、比亚迪等知名企业,急需具备编程技能和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毕业生恰好能够与深圳的科技产业链实现完美对接。据学校官网公布,2023年共有37名毕业生加入华为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另有21名毕业生在腾讯公司负责跨境支付系统的开发,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产业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紧密联系。

升学成绩优异

在升学领域,该校同样成绩斐然。剑桥大学录取了12名学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则提供了8个奖学金名额。尤为突出的是,学校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同开设的机器人双学位项目,大二学生便有机会进入实验室,与特斯拉的前工程师合作项目。毕业前,他们已被硅谷企业预先录用。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相较于单纯的学术路径,更具吸引力。

薪资与生活成本

有人对这所学校的16.9万应届生平均年薪表示质疑。在深圳,龙岗校区附近的两个卧室的房租已经上涨到了6500元,应届生在扣除房租和伙食费后,存钱的速度很难追上深圳的房价。不过,学校推出的“大湾区就业计划”相当实用,吸引了深创投、顺丰等企业进行定向培养,不仅提供食宿,还有股权激励。

学费与回报

家长在考虑,孩子的分数能够达到985高校的中等水平,是否应该额外支付十几万的学费选择港中深。评论中有人分享了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对比图表,数据显示,在相同分数段,传统高校进入大企业的比例只有港中深的一半。这笔额外的学费,相当于购买了一张进入湾区高端职位的入场券,相较于花费200万出国留学,显然是更加划算的选择。

就业统计口径

该校70%的学生进入500强企业的数据算法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查阅就业报告的详细内容,发现即便是字节跳动的子公司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区域分所也被纳入统计范围,虽然这样的统计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水分,但相较于有些高校将奶茶店兼职也计入就业数据,这种做法显然要合理得多。在华为坂田基地,经常可以看到身穿该校校徽文化衫的毕业生。

大家是否认为,高考生若投入十几万元学费就读港中深,这样的投资是否划算?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