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就业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生王若溪入职深圳科技公司,就业季启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生王若溪入职深圳科技公司,就业季启航

《深圳高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3:港中大(深圳)2025届本科毕业生近85%继续深造,商科,港中大,深圳市,本科毕业生,深圳高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初涉职场,压力山大,升学与就业的挑战重重,但港中大(深圳)的毕业生们却各显神通,他们究竟有何秘诀?

王若溪的职场初体验

深圳职场友好氛围_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_深圳香港中文大学

王若溪是港中大(深圳)2025届的本科毕业生,经过两周的岗前培训,她感到了不小的压力。身体的不适、职场新手的紧张情绪,再加上密集的培训课程,这些压力都集中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然而,作为E人,她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与客户和同事的交流让她感到愉快。现在,她非常享受这份能够与人交往、经常出差的新工作。

学校就业工作升级

深圳香港中文大学_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_深圳职场友好氛围

自2018年首届本科生毕业以来,至2025年,港中大(深圳)的升学与就业工作持续优化。校领导紧密把握整体发展方向,并监督工作的进展。学校职业规划与发展部门与12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近千家雇主已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招聘信息。今年7月,教师团队亲自走访了阿里巴巴等企业,搜集相关信息并与学生分享。

职业指导组合拳

深圳职场友好氛围_深圳香港中文大学_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为了帮助学生避免走错路,学校采取了“组合拳”策略进行职业辅导。学校成立了升学就业咨询服务团队,并在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期间举办了60余场职业发展基础课程。职业规划教师持续关注学生的进步,帮助王若溪学会了将未来目标分解为可行的执行计划。

谭芷韵的升学挑战

谭芷韵凭借专业成绩排名前3%的优异成绩,以及4段实习和5段助教的经验,向海外硕士项目递交了申请。面对伦敦政经学院1500字的申请文书要求,这比其他学校500字的文书要求更具挑战性。她需要在这篇文书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学术见解、职业规划以及与项目的契合度,这让她在起初感到不小的压力。

文书写作的领悟

在老师的引领下,谭芷韵豁然开朗,她领悟到,撰写文书并非简单地将经历堆砌,而是需要挖掘其中的联系,并展现出学术的思考与独到见解。她觉得,申请海外硕士主要依赖大学前三年的积累,而能否获得录取通知书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优秀程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_深圳职场友好氛围_深圳香港中文大学

毕业生的感悟与分享

王若溪在工作中找到了满足感,而谭芷韵则在学业上持续进步。她乐于与他人分享,期望大家能够共同创造和传播价值,运用商科的理念来应对社会挑战,并形成对长远发展的关注视角。

你认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提升学生升学和就业能力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对你有所启发吗?敬请点赞、转发,并留下你的看法。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