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港中大(深圳)内地本科招生录取完成,生源质量再提升
2018年港中大(深圳)内地本科招生录取完成,生源质量再提升
2018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共招收1146名内地学生 【导语】2018年,港中大(深圳)的内地本科生生源质量在2016、2017两年持续大幅上升的基础上,再次实现跨越式提升。
截至7月2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8年的本科招生录取任务已经圆满结束。共有1146名杰出的学子们,将在9月份汇集到深圳的神仙湖畔,开始他们全新的大学旅程。这所新兴的学府,究竟有何种魔力,能吸引众多高分学子?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招生成果显著
今年是港中大(深圳)开展本科招生工作的第五个年份,成绩显著。招生分数逐年攀升,已连续三年在广东省各院校中录取分数位居前列。文科录取最低分数线为621分,排名764位,占省内32万名文科考生的前0.2%,超出本科一批分数线71分。在广东省投放招生计划的高校中,理科分数线位列第18名,文科则排在第12名。
各地受青睐
港中大(深圳)是一所办学历史不足五年的学府,却在全国众多省份和直辖市的高分考生心目中占据了显著位置。在实施新高考制度的浙江省,该校的录取分数线位列第12名;而在黑龙江省,理科排名达到了第16位;在北京市,文科排名则是第17位;在去年新加入的山西省,文科排名第九,理科排名第十四。
办学受认可
社会对人才全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越发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港中大(深圳)的办学模式及培养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因此,报考该校的热情逐年攀升,众多优秀考生将其列为首选,希望在这样一所既融合中国文化又充满国际化气息的学府中,追寻自己的学术理想。
综合评价模式
办学四年之后,社会对该校的教育理念给予了更高的认可。今年,除了广东、浙江和上海,山东也加入了“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的行列。在广东,有近1800名学生争夺211个名额;上海则有近500名学生争夺45个名额;山东方面,有近1400名学生参与其中。最终,山东录取了53名学生,录取比例大约是每26人中录取1人。
特色奖学金
学校每年设立三万元人民币的博文奖学金,该奖学金不依据高考成绩,而是通过重点中学的推荐和学生本人的报名,全方位评估学生的高中阶段表现、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国际视野,旨在为具有潜力的学子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新设诺贝尔班
今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次开办了“诺贝尔班”。经过一番严格的面试选拔,评审团从全国众多重点中学推荐的超过一百名学生中,最终挑选出了6位同学,他们成为了这个班级的首批成员。在综合评价考试期间,徐扬生校长亲自前往深圳、山东和浙江的考点,与考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你认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今后会有哪些新的发展优势?不妨留下你的看法,参与互动讨论。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