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招生

2014 - 2019港中大(深圳)综合评价招生省份及发展态势?

2014 - 2019港中大(深圳)综合评价招生省份及发展态势?

自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次实施综合评价招生以来,报考热度一直在逐年增加,2019年综合评价招生已经从最初的广东省扩展到浙江、上海、山东、江苏、福建、广东6个省(市)。

近些年,港中大(深圳)的综合素质面试方法一直在调整,这是为了配合教育的新情况,因此,考生和家长对此特别在意。

2014年面试情况

2014年,港中大(深圳)的面试方式很特别。面试分为中文和英文两个部分,都是小组讨论的形式。每个小组有两位教授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包括说话能力、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热情、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年的面试方式为后来的变化打下了基础,让考生能够在不同的语言和讨论情况下展示自己的水平。

2015 - 2016年综合评价

2015至2016年期间,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面试环节包含两种语言形式,汉语部分以一对一交流为主,英语部分则侧重集体互动,整个面试过程持续三十分钟。笔试方面,应试者需要在两小时内同时应对中英文试题。这样的设置使得评估更加立体,既考察个人独立思考的水平,也检验团队合作的意识,从而对参与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2017年面试调整

2017年,面试环节取消了中文的个人形式,只保留了英文的小组讨论形式。笔试方面,除了中英文写作题目,还增加了两道考察题,要求用英文阐述看法。这样的改变让面试更加侧重英语能力以及用英文表达观点的水平,促使考生提高英语的思考与表述能力,使考核更符合国际化的教育要求。

2018年新形式融入

2018年,面试评估中加入了英文辩论的环节。以六人为一个小组,先进行英文的个人情况说明,然后分成三对三进行辩论。这样的形式不仅测试了英语水平,还对逻辑推理和临场反应有很高的标准。参赛者必须在短时间内构建语言,反驳对手的看法,从而全面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

面试核心对话形式

交流是个人问答的中心环节。无论是依据个人陈述进行问答、按照考官设定的题目进行问答,还是进行自由交流,都通过对话形式进行。主要涉及与个人情况相关的基本问题,考官掌控谈话节奏,询问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这部分比较灵活,类似日常聊天,考生如实回应即可,能让考官大致了解考生的基本情况。

小组讨论面试方式

港中大(深圳)的面试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六个人,首先每个人有一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然后阐述各自看法,接下来小组讨论持续三十分钟。讨论过程中需要有人带头开启话题。评委会根据团队协作的表现、个人在团队中的表现、以及知识掌握程度来评分。现在面试越来越倾向于小组讨论(辩论)的形式,个人面试的问答方式比较少见,不过以后面试的形式肯定会更加丰富。

大家能想到港中大(深圳)今后面试会有哪些新花样吗?欢迎留言交流,也请多支持这篇文章,帮忙转发。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