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2025年度研究生入学典礼
8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2025年度研究生入学典礼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社会担当的高层次人才。经过十一年砥砺前行
全球46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聚集在神仙湖边,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这个活动是新生的开始,也寄托着对未来学术研究的美好愿望。
新生齐聚神仙湖
全球超过四千六百名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抵达了神仙湖边。在这之中,两千八百多名研究生,拥有多元文化经历和学术追求,一同走进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他们即将展开一段崭新的学习旅程,迎接未来的考验和可能。
罗智泉校长演讲
罗智泉副校长发表了充满热情且鼓舞人心的讲话,欢迎新入学的研究生们。他讲述了自己从北京大学的本科生,到远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的成长历程。刚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尽管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他也曾经历过一段困惑的时期。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他常常通宵撰写论文,并且积极与导师进行深入交流。他向大家说明,虽然科学研究的过程很艰辛,但它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拓展思维的边界。他期望学生们离开学校时,收获的不仅是成绩,还有前瞻性和改造社会的决心。
学校服务介绍
学校各个部门为研究生提供丰富服务。信息技术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就业指导部门、图书资源与创新部门等,协助新生掌握学习与生活资讯,帮助他们更快融入研究生阶段。这些部门是新生的支持力量,为他们的学业与日常提供帮助。
丰富校园活动
研究生院每学年举办多种活动,旨在创造活跃的学术探讨和互动环境。其中包括院长与研究生直接交流的茶话环节,对先进事迹的广泛传播,杰出研究生的表彰,校园舞会,2025年大湾区研究生科研论坛,研究生会的各项组织活动,还有迎新及毕业的仪式等。这些举措让研究生的校园经历更加多姿多彩,也推动了学术思想的碰撞。
学制与管理说明
王竞奇教授讲解了研究生的学习年限,研究型硕士和授课型硕士通常需要两年时间。他还说明了学生档案的处理、课程的选择、请假的规定、完成学业的手续,以及如何领取在校证明和成绩单等文件的途径。他告诉新生,研究生学习不只是追求学问,也是学会自我管理和提升的过程。
新生代表发言
永平书院和经管学院会计理学硕士项目的施雨欣同学上台发言。她谈到了自己与港中大(深圳)的缘分,围绕学校的校训“博文约礼”,表达了对于大学精神和人生进步的看法。来自全球各地的新生们即将从这里出发,参与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关注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你是否同样盼望这些新面孔在学问上获得佳绩?请将这篇文章点个赞,转发出去,也欢迎在下面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