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文与港中深纷争不断,该如何抉择?快来辩证聊聊
港中文与港中深纷争不断,该如何抉择?快来辩证聊聊
最近,有粉丝提问:“如果拿到港中文的offer,我要放弃港中深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港中文和港中深持续不断的纷争中,很多人还是喜欢唯入学门槛论
港中文和港中深之间存在一些争议,部分人只关注它们的录取标准,认为港中深没有资格和港中文一同被列入排名,但这真的是实际情况吗?让我们进一步探究一下。
入学门槛对比
许多人坚持认为只有录取标准才是评判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而觉得港中深不如港中文。但事实上,港中深在授课型硕士中,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其录取难度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港中文的水平。比如在几个热门专业的招生方面,港中深对申请者的要求正持续提升,与港中文相比毫不逊色。
根据数据对比,港中文得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比港中深要多,这主要是因为商科专业标准较高。在85到90分以及85到80分的区间,两所学校的学生分布情况差不多,而低于80分的学生数量很少。这表明两所学校在大多数分数段上的学生水平相差不大。
费用优势明显
费用上,港中深有很明显的优势。文学硕士这一专业,两所学校收的费用差不多,其他专业,港中深要便宜一些。这对学生和家庭来说,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从四年本科的开销角度分析,选择港中深无疑更经济实惠。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关键的考量点,毕竟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需要仔细权衡的。
就业利好情况
求职时,部分参考QS排名的职位,港中深相当于港中文位列全球第32名,这对学生求职非常有利,应聘者能借助这个名次得到更多就业选择。
此外港中深采用纯英文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取得港中文的毕业凭证,这份凭证价值很高,求职时更具竞争力,不少公司都认可港中深的教学水准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位证书差异
港中深的毕业凭证确实是由港中文授予的,不过上面会清楚注明学生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分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文件也会说明学生是在港中深学习的,这一点可能会让某些人觉得有些在意,然而换个角度想,这也恰恰突显了港中深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一点并不会削弱学历证明的价值,在求职和继续学习方面,它依然能够获得普遍承认,并且这也赋予了港中深的学生一个独特的身份标识。
生源质量情况
这期21级港中深会计项目一共录取了79名学生,这些学生的来历大多是国内顶尖的985、211高校,也有不少海外知名学府毕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报录比例达到了11:1,申请者中只有十分之一能成功,平均学分绩点高达87.8分,整体录取学生的水平相当高,这也证明了港中深这个项目对优秀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此外港中深会计项目欢迎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班里有法律、理工科以及工程领域的同学,为更多学生提供了跨领域学习的机会,也使得校园内的学术交流更加多元。
申请情况分析
报考港中深的人选不多,然而被录取的可能性较高,只要对照往届录取者的条件,符合要求,获得入学的希望就很大,这对想要申请的人是个好消息。
有些学生由于申请时间靠后,可选专业不多,又因港中深录取流程耗时较长,因此视其为补救选择,港中深也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另有一些人虽然收到了其他香港或新加坡高校的录取通知,但最终决定去港中深就读。
个人认为,决定港中深和港中文的关键点是什么?欢迎大家到评论区表达看法,同时记得给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