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特色办学,培养创新高层次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特色办学,培养创新高层次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
这所大学,其打破了,传统高校的办学模式,凭借独特的,国际化教育体系,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开辟了,新路径。
办学背景与定位
2014年正式设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其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且毗邻大运公园及龙口水库,该校延续香港中文大学学术传统,采用理事会管理制度,由诺贝尔奖得主等国际学者构成学术委员会 。
学校明确提出目标,要建设跨学科研究型大学,计划在校生规模达到11000人,其特色是融合中西教育理念,既注重中华文化传承,又引入欧美课程体系,这种定位使它在内地高校中形成独特优势,成为教育改革试点项目 。
学科设置特色
建校初期,设立了经管学院,设立了理工学院,设立了人文社科学院,为三大主干学科群。所有专业,实行了大类招生模式,学生在完成一年通识教育之后,自主选择具体方向。这种设置,打破了传统专业壁垒,赋予了学生更多探索空间。
学校对交叉学科的发展尤为注重,开设了诸如数据科学、金融工程还有前沿领域课程,2021年增添了音乐治疗、全球研究等创新专业,以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的响应,课程体系依照QS世界大学学科标准,运用全英文授课的模式。
国际化培养模式
学校跟全球二十六个国家以及地区的一百多所高校构建合作关系,其中涵盖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顶尖学府,截止到二零二二年,已经开展交换生、联合研究等一百五十多个国际合作项目,这些项目覆盖所有专业领域 。
占比持续保持在60%以上的在校生海外学习 ,此一数据在全国高校当中位居前列 。学校每年拿出300 0万元用于国际交流资助 ,以此保证每位学生最少拥有一次出境学习机会 。这样一种国际化环境可让学生获取真正的全球视野 。
书院制育人体系
传承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传统的学校,建立了逸夫书院,建立了学勤书院,建立了思廷书院等九所书院,每所书院容纳的学生数量是500 - 800名,配备了专属宿舍,配备了食堂,配备了活动空间,书院制打破了学院界限,促进了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融合。
定期组织高桌晚宴,定期组织学术沙龙,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各书院形成独特的社区学习氛围,这种制度源自英国剑桥大学的教育传统,其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其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书院院长由知名教授担任,书院院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奖学金政策
入学奖学金分成全免学费,半免学费,励耘奖学金这三类,全奖要求让处于理科前0.15%位置的学生,文科前0.1%位置的学生,能享有四年全部的学费38万元,这些奖项评定主要是依据高考成绩,并不需要单独去进行申请。
在学校就读期间,还设置有学业奖学金,其最高额度达到每年8万元。在2021年进行统计时显示,大约30%的学生得到各类奖助学金的支持。学校另外设立紧急援助基金,以此来确保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招生与就业情况
于福建省,每年进行招生,数量约为50人,文科与理科的招生比例持续保持在3比7 。其录取分数线一般情况下超过一本线百分之上,生源主要是源自各地重点中学 。毕业生深造的比例连续五年超过70%,当中被海外名校录取的比例在全国处于前列 。
就业的学生,有很多进入跨国公司,还有很多进入金融机构,另外还有很多进入高科技企业,其平均起薪在全国高校之中能位居前十。学校每年举办200多场招聘活动,并且与腾讯、华为等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这样的就业优势成为吸引考生的关键因素。
新型这所意义有着办学以大学实践论的行为进行给您带来哪些启示,欢迎在评论这一区域分享您所有的观点,若果觉得本文有帮助请点赞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