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非985、211,却有着独特办学特色与发展成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非985、211,却有着独特办学特色与发展成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985还是211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的大学。
这所学校,没有985的头衔,也没有211的头衔,然而,却能够使得全国各地的高分考生,争着去报考,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
办学背景独特
于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而设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中外合作办学体制之下的创新成果,其依托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传统,并同国家教育国际化战略紧密结合,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试点。
这所新型高校采用在理事会领导之下的管理模式,此模式既保持着与国际接轨的办学自主权,又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其学历学位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该校毕业生同时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证书,这种双轨认证体系在国内独树一帜。
育人理念创新
该学校努力于培育那种既有着中华文化底蕴,且具全球视野方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着重提了传统文化传承这一点,所有的学生都必定要去修读与中国历史以及文化有关联的课程,同时呢又启用全英文授课这种模式,以此来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
创新育人模式有体现,体现在独特的“书院制”体系,每个书院是融合住宿、学习、社交的多元社区,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书院里共同生活,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学科设置特色
学校如今已构建起学科布局,该布局覆盖六个学院,其中数据科学学院依照数字经济发展趋向,设立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前沿专业,医学院则汇聚于精准医疗范畴,专心致力于培育新一代医疗创新人才。
在专业建设当中,学校格外着重学科交叉融合,举例来说,理工学院所开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把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等诸多学科知识予以整合,这样的跨界培养模式让学生有能力应对复杂的技术挑战。
国际合作优势
超过60%的在校生,是出自这所与全球12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的学校,该校的合作形式含有学期交换、联合研究、双学位项目等,且这个比例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
国际合作并非仅在学生流动这一层面有所体现,而是更向教学当中各个环节、科研当中各个环节深入延伸,学校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大学的课程标准体系,学校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大学的评价体系,同时学校聘请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地方的优秀学者来担任教师进行授课,从而真正达成实现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配置的目标。
科研创新成果
学校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展开科研平台布局。学校建成了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还有大数据研究院等。这些平台对教学予以支撑,并且为区域产业发展带去服务。
科研工作极其看重产学研衔接,跟华为,腾讯等企业一同构建联合实验室,一块儿展开技术攻克,近些年来于智能传感,生物信息等领域获取重要进展,多项结果达成产业化运用。
社会认可程度

哪怕不存在传统名校的名号,尽管没有传统985大学的头衔,然而学校的招生质量却持续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在大多数的省份范围之内情形是在于录取分数线超越了许多985高校。该校毕业生的深造比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之上持续保持高位,大约有八成的毕业生前往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去攻读研究生。
就业市场,对该校毕业生颇多青睐,雇主评价亦显示,学生普遍具备优秀英语能力,且有创新思维,还具国际视野,这所年轻学校的办学实践,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您进行择校之际,您觉得学校所拥有的传统头衔,与学校自身具备的办学特色,哪一个会显得更为重要呢?欢迎于评论区域将您的观点予以分享,要是您认为本文存在着帮助,请给予点赞以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