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动态

港中深、港科广与本校共享排名引热议!究竟是好事还是另有隐情?

港中深、港科广与本校共享排名引热议!究竟是好事还是另有隐情?

众所周知,港中深的全称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隶属于港中文,而港科广的全称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隶属于港科大。  这两所院校一直以内地分校身份自居

今年,QS官方发布了消息,指出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可以与本校一同享有排名。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对此提出疑问,认为分校因此得到了好处,然而,也有学生认为分校的加入让本校的排名有所提高。接下来,我们将对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剖析。

共享排名成定局

今年,QS官方明确表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香港科技大学(广深)享有与本校一同获得排名认证的资格,同时,这两所学校的名字已经被QS官网列入各自独立校区的名单之中。在此之前,关于分校能否与主校共用名称及排名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以2023年为例,深圳某地区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就出现了关于排名归属的争议。现在,这一结果总算为长期的讨论划上了句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QS排名 __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学生观点有分歧

港中深和港科广的一些学生认为,若不统一发布排名,港中文大学与科技大学可能难以维持当前的排名。以 QS 评分体系为例,港中文的得分考虑了深圳校区的论文发表情况,而港中深则增加了论文被引用的权重。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对本校学生不够公平,分校似乎是在借助总校的名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QS排名 _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_

学位证差异情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均为中外合作共建的教育机构,它们并不直接隶属于香港政府。港中深的毕业生将获得由香港中文大学签发的文凭,文凭上会明确标注学生是在深圳校区完成学业。此外,文凭上还将展示本部和深圳校区两位校长的联合签字。同时,留服的认证文件也会对这一信息作出相应的标注。港科广的毕业证书同样与本校的证书有所不同。

港中深生源质量

2024年,根据港中深官网公布的招生数据,金融、会计以及数据科学等热门硕士课程中,录取的学生中,大约有85%至92%的比例,均来自我国211工程高校,或者是QS世界大学排名前200位的国际知名院校。数科院数据科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出身于国内985或211重点大学,或是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国外名校,还有本校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他们的平均GPA是3.54,最高可以达到4.0。

政策发展影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QS排名 __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QS排名的共享结果可能会对未来的招聘策略产生一定影响。对于那些执行相关政策的地区来说,港中深和港科广的学生是否能够因为排名共享而获得相应的待遇,这一点将变得更加清晰。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排名共享或许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其分校。

_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_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QS排名

未来发展展望

港中深曾提出,未来有可能单独加入年轻大学排名,也可能与港中文合并数据,共同参与排名。随着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港中深和港科广或许会面临更多变动。它们或许会继续与本校保持紧密合作关系,或许会选择独自发展的道路,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

_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QS排名 _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大家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科技大学(广深院区)共同出现在同一排名榜单上的看法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