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动态

8 月 30 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 2025 年度入学典礼

8 月 30 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 2025 年度入学典礼

典礼现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发表致辞,围绕“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成长为未来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这一核心话题

8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神仙湖边人头攒动,五千多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新生在此集合并,开始了他们的校园生活。校长徐扬生的讲话,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下面就来分享讲话中的闪光部分。

学为根基

徐扬生校长指出学习是培育人才的根本。最近学校各个学院实施了课程改革,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学。课程设置紧随学科最新进展,符合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因此新生能够掌握最先进的知识,为将来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思之重要

当今社会,信息获取变得简单。徐扬生强调,反思精神与自主判断力更加关键。年轻人不能只停留在吸收信息,还应该形成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在众多资讯中明确立场。

践出真知

徐扬生倡议年轻人广泛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无论是工作实习、科学实验,还是课外活动、义务教学,都需要亲身尝试。同时要把实践中的收获记录下来并公开展示。这样年轻人就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悟得升华

领悟是知识积累、深度思索以及亲身尝试的融会贯通。徐扬生认为,领悟是个体思维意识的萌芽,会在人生旅途中逐渐成长并结出硕果。初学者在持续学习、深入思考并付诸行动之后,应当学会归纳提炼,从而实现个人认知的升华。

两点建议

徐扬生给新生说了两条重要的话。第一条是练就集中精神的能力,现在能专心的人不多了。能管住自己、愿意等好结果的人,往往更容易做成事。第二条是千万别停止用脑子想问题,动脑筋是咱们不断有新东西、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

多元新生

今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收了4600多名2025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本科生有1800多人,研究生有2800多人。其中,有254名国际本科生和196名国际交换生,他们来自27个国家。此外,还有55所世界知名大学选派了交换生来此学习。

在这样丰富多彩、潜力无限的校园环境中,新同学应当优先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呢?如果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请将它们推荐给周围的朋友,并予以支持。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