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全面启动建设,未来可期
6月12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全面启动建设,未来可期
    深圳将迎来国家“双一流”大学。经过两年筹建,6月12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全面启动建设。,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动工的消息引起社会高度注意,这既是学校整体规划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圳高等教育的重大进展,现在就让我们具体认识一下。
校区定位与布局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属于该校“三校区五校园”整体规划的重要构成,地处深圳光明跟东莞黄江的接壤地带。该校区着重建设能够服务“医、工、理、文”这四大学科门类的配套基础建设。考虑到中大在工科方面存在短板,深圳校区特意安排了八个医学类和新兴工科的专业院系,意图借助新工科的建设来推动中大实现成为顶尖高校的目标。
选址优势考量
深圳在创新引领方面居于世界前列,在深圳设立新兴工科,中山大学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而中山大学医学部向来实施精英化教育,教学水平优秀,深圳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对高水准医疗资源有着旺盛的需求,在深圳拓展医学教育,能使中大医学部的长处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满足深圳居民的医疗服务需要。
医科发展规划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表态,将在深圳建立三所高水平的医院,将中大医学的专长和底蕴带到深圳去。目的是要办成一流的医学院,多培养一些出色的医学研究和治疗人才,让深圳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进而提高深圳的整体医疗质量。
深圳高教决心
陈如桂市长谈了深圳市的情况,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已经全面完工,这是深圳发展高水准大学的一个新成就。深圳市会把高等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未来十年准备投入超过1500亿元。计划到2025年,全市高校达到20所左右,学生总数超过25万人,努力成为全国高等教育实力较强的城市。
高校引入策略
2012年以后,南方科技大学等五所大学得到了教育部的许可,在深圳开展正式的招生工作,这是深圳高等教育开拓创新的一项关键行动,深圳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学府达成了合作意向,共同建立校区,推动特色学院的发展,以此来增强深圳高等教育的丰富性和竞争优势。
本土高校筹建
深圳不仅积极引进外地大学,还同时着手创建本地高校,并且是从高水准开始建设。深圳技术大学(筹备阶段)是“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程,去年九月开始,利用深圳大学的应用学科资源,首次录取了226名新生,目的是为深圳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你感觉中大深圳新校区的落成,会给深圳将来的进步带来哪些重要改变呢?期待你能点个赞,转发出去,并且发表看法。